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章(1 / 2)

&esp;&esp;梁含也没想着避开妇人,他放下茶盏道:“听闻钦差大臣已快马加鞭南下,杨兄可要早做决断。”

&esp;&esp;“此次灾害波及十四州,灾民又何止百万之众?去岁粮食减产,粮仓中的陈粮也因北凉犯境而消耗一空……”

&esp;&esp;外面胆子大的,能有市无价地靠卖粮大发国难财,可谁家手上的粮食能和杨裕粮庄比?

&esp;&esp;这是杨伯安赚得盆满钵满的契机,但也伴随着抄家灭门的风险。就算他同意折价,由朝廷出资采买,也难保朝廷不会秋后算账。

&esp;&esp;手握烫手山芋,杨裕粮庄早已关门,不对外售卖粮食了,可早晚得脱手自保。

&esp;&esp;“灾民对粮行虎视眈眈,只有官府出面才能避免暴民抢粮。如此,下官事先筹谋也是为了能第一时间呈给钦差大臣,好争取赈灾的时间啊。”梁含循循善诱,直接点出杨府的短板。

&esp;&esp;商行家丁伙计千万,却不敌官兵威慑力半分。

&esp;&esp;他想要杨伯安将粮食交给他处置,虽合情合理,却也暗含隐患。

&esp;&esp;为保杨家昌盛,粮食是必须得交给官府,但问题是怎么交?交给谁才能庇护杨家?

&esp;&esp;“不瞒梁大人,在下也有此意。”杨伯安微不可查地瞥了杨书玉一眼,见她杏眼圆睁,提着心望着自己,便想起昨晚她说过的话。

&esp;&esp;至少得等钦差大臣入江陵主事,杨家才好作出反应。

&esp;&esp;“可是我手中的粮食随粮行铺面遍布大黎,统计造册,开运到灾区都是需要时间的。期间,梁大人可保证粮食在路上不遭暴民哄抢?”

&esp;&esp;“江陵界内,我自然相信梁大人治理有方,其他的……”

&esp;&esp;梁含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亮:“江陵皆内的粮食可用作第一批拨到灾区以解燃眉之急,后续有钦差大臣坐镇,再去调动其他地方的粮食便可无虞。”

&esp;&esp;谁都知道,江陵处于水路要塞,横惯大黎东西,又有南北陆路相通,是行商货运之枢纽,自然是杨家商行的转运之地。

&esp;&esp;他虽然只开口要了江陵的粮食支配权,却相当于要了杨家粮行的近半存量。

&esp;&esp;“梁大人,其实爹爹也是这个意思。”杨书玉适时开口,“昨夜爹爹已吩咐各大掌柜对库里的粮食登记造册,不出两日便能缓解江陵安置灾民的压力。”

&esp;&esp;杨伯安昨夜并没有下达这个命令,他心中尚有顾虑。但听她这么说,却也只是含笑品茶,没有揭穿她。

&esp;&esp;而杨书玉说的两日并不是粮庄的办事效率,而是她清楚地记得,前世钦差大臣已然抵达江陵。

&esp;&esp;前世的今日,杨伯安受梁含贪墨案波及,直接被钦差大臣治罪发落了。

&esp;&esp;她要拖两日,便是在等他现身,而梁含还蒙在鼓里,当自己动作够快。

&esp;&esp;“书玉虽处内宅,却也知道灾民等不得两日。”她双手合十,朝天拜了拜,“阿娘心善,在我幼时总是带着我四处布施行善。”

&esp;&esp;“我耳濡目染,愿学阿娘善举,在城外支摊施粥,以暂缓江陵之急。”

&esp;&esp;杨伯安含糊其辞,杨书玉又主动布施,梁含便认为自己的目的达成,连连道好:“如此便同杨兄一言为定!”

&esp;&esp;自以为达成目的他,连杨伯安开口留他用午饭都回绝了,一口一个政务繁忙,脚下生风而恨不得能立刻飞回府衙去。

&esp;&esp;在府门送走了梁含夫妇,杨伯安便敛了笑,回身目光沉沉地望着杨书玉。

&esp;&esp;他一声不吭,在等杨书玉作出解释。

&esp;&esp;杨书玉颔首屈膝,似在啜泣地请求:“爹爹,书玉自知有错,自请到祠堂认罪受罚。”

&esp;&esp;那厢从枕流园门童口中得知真相的林自初,立刻决定调转马车回城。他心知肚明,为时已晚。  宣称是一见如故的两位贵公子,没有了私宴上的谈笑风生,马车中死气沉沉。

&esp;&esp;让人诧异的是,正坐于马车主位的,竟是初来乍到的高时明。

&esp;&esp;他来去的路上都在闭目养神,周身凌厉霸道的气质给人以十足的压迫感,如黑云倾轧而下,大有摧城灭地之势。

&esp;&esp;林自初正身坐在他下首,仍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,举手投足间却多了一丝恭敬。

&esp;&esp;少顷,高时明冷冽如皑皑雾凇的声音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